国内外代表共商水果产业发展新机遇 广西水果圈粉外商
中新网南宁11月7日电 (杨陈 覃晓雯 黄洁萍)11月7日,国内果产广西中国—东盟水果产业发展大会暨广西水果产销对接活动在南宁举办。外代外商本次大会以“水果自由在广西,表共甜蜜飘香销东盟”为主题,商水水果汇聚国内外政企学研界代表,展新共商水果产业发展新机遇。机遇
图为活动现场。圈粉广西水果技术指导站 供图广西作为中国—东盟水果贸易重要枢纽,国内果产广西2024年自东盟进口水果250万吨、外代外商货值近350亿元,表共占全国东盟水果进口总量三分之一以上。商水水果
与此同时,展新广西地处祖国南疆,机遇北回归线穿境而过,圈粉得天独厚的国内果产广西气候与土地资源,孕育了品类丰富、品质优良的特色水果。近年来,广西立足特色资源,构建现代特色农业体系,打造了粮食、蔗糖、水果等千百亿级产业集群。2024年,广西水果产量近3400万吨,连续七年全国第一,柑橘、柿子、火龙果、百香果、香蕉、荔枝、龙眼、芒果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。
广西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韦波当天在致辞时表示,广西将深化与东盟全产业链合作,通过质量分级标准、检测溯源和海关“三优先”通关服务等措施,构建“买东盟、卖全国”与“买全国、卖东盟”双向流通体系。
当天,大会特邀多位专家作专题报告,涵盖柑橘、香蕉产业发展,果业品牌化实践,陕西果业经验,泰国水果对华出口及海关监管政策等内容。产销对接环节,广西沃柑、香蕉、百香果等特色果品企业与东盟贸易企业进行了现场推介。文莱广西总商会、孟加拉企业等发布采购需求,并达成多项合作意向。
图为活动现场。广西水果技术指导站 供图来自埃及的采购商艾哈迈德·弗克瑞(AHMED FEKRY)当天在现场品尝了产自广西的黄金百香果和火龙果后啧啧称赞。“广西的水果品质很好。下一步我们想与当地建立合作,争取将这里的优质水果带给埃及的民众。”
当天会上正式发布《东盟进口水果山竹质量分级》和《东盟进口水果榴莲质量分级》两项团体标准,同时推出“跟着水果YOU广西”系列文创产品,探索“水果+文旅”产业融合新路径。
本次活动由广西农业农村厅、广西文旅厅、中国邮政广西分公司等单位指导,广西水果技术指导站、广西水果行业协会共同主办。(完)
(责任编辑:百科)
-
11月6日,世界气象组织发布《2025年全球气候状况最新通报》指出,极端高温的天气特征在2025年持续,2025年将成为有记录以来第二或第三热的年份。报告显示,2025年1月至8月,全球近地表平均气温
...[详细]
-
中新网上海11月6日电 (记者 陈静)5日,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拉开帷幕。进博会“全勤生”——跨国药企赛诺菲带来“全勤展品”达必妥(度普利尤单抗)。作为进博会“全勤展品”,达必妥年年赴约,年年出新
...[详细]
-
中新网晋中11月3日电 (陆祁国 曹新茸)一只白天鹅颈部受伤,被困山西省寿阳县祁寯藻故里湖心长达4天。11月3日,当地消防员划艇将这只白天鹅救起。10月31日,有人在位于寿阳县平舒乡的祁寯藻故里景区发
...[详细]
-
东西问丨何宏:从臭鳜鱼到鲱鱼罐头,世界美食为何 “臭”味相投?
中新社合肥11月5日电 题:从臭鳜鱼到鲱鱼罐头,世界美食为何“臭”味相投?——专访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厨艺学院教授、饮食文化与烹饪营养领域专家何宏中新社记者 赵强臭鳜鱼、纳豆、鳐鱼酱、蓝纹奶酪、鲱鱼罐头…
...[详细]
-
天问一号“抓拍”星际来客【热点回应】◎蔡金曼 本报记者 付毅飞据国家航天局11月6日消息,天问一号环绕器近日利用高分辨率相机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——阿特拉斯(3I/ATLAS)。此次成功观测,是天问一号
...[详细]
-
中新网晋中11月3日电 (陆祁国 曹新茸)一只白天鹅颈部受伤,被困山西省寿阳县祁寯藻故里湖心长达4天。11月3日,当地消防员划艇将这只白天鹅救起。10月31日,有人在位于寿阳县平舒乡的祁寯藻故里景区发
...[详细]
-
中新网10月23日电 (记者 张奥林)21日,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被选为日本第104任首相,高市内阁在晚间亮相,这也意味着自民党与维新会组成的联合政权正式启动。日媒分析指出,新内阁保守色彩浓厚,同时
...[详细]
-
订单可以等,生命不能等!外卖小哥及时抱住误闯马路小孩|暖心画
近日,在广东东莞,一小朋友误闯马路,外卖小哥上前一把抱住化险为夷,并一直守在孩子身边等待警察和家属的到来。素材来源:广东公安)南方网、粤学习记者 韩薇校对 梁洁萍
...[详细]
-
中新网11月7日电(钟新军)据美国《新闻周刊》4日报道,俄高官称俄方向委内瑞拉提供了防空系统。而随着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加快军事部署,对于委内瑞拉拥有的俄制先进武器装备,西方媒体也纷纷展开分析解读。当美
...[详细]
-
中新网11月5日电 国务院台办11月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。有记者问,大陆商用卫星“吉林一号”日前公布了8张太空视角下涵盖台湾各地的卫星影像图片,引发两岸网友关注和热议,有不少台湾网友在卫星图里找自己家房
...[详细]

(文化中国行)千年宋陵四季“走红”背后:历史和农耕“活态”共生
台湾光复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 台湾学者:值得纪念与铭记
中新健康丨被指“货不对板”?山姆回应
国台办:台胞来大陆很便利很安全
从千年“土货”到现代产业 浙南糯米山药蹚出富民强县路
